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正興街

正興街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夾藏在西門路、中正路、海安路中間的這一條正興街,據當地老一輩居民口述,以前,正興街其實並不叫正興街,而是被畫為西門路28巷,後來,因為政府的都市計畫道路拓寬,拆了西來庵等2座廟宇,這才有了今日正興街的街道。

正興街店家自發性組成「正興幫」,2016年4月26日街區舉辦臺灣首場辦公椅競速拉力賽,海安路封街迎接盛事,現場湧入成千上萬觀眾,復刻日本京都京田邊市的乘坐辦公椅競速賽事,參賽者不分年紀、性別,奔馳柏油路,原本只是一場街區趣味競賽,卻意外連結臺南、京都緊密互動,正興幫自籌25萬元,不靠公部門挹注,彰顯街區強大的力量。

「非典型社區營造」幕後推手是「正興幫」。身為正興街、島內移民先驅的「彩虹來了」業者高耀威,是正興幫靈魂人物,高耀威是基隆人,從臺北職場出走、落腳臺南,就是因為喜歡臺南的愜意步調,定居蹲點於此,帶領正興街創造奇蹟。

從2014年推出「正興聞」,一本介紹正興街短短100公尺街頭巷尾小事的「全球首創街道刊物」,主打全球視野「最窄」雜誌風格,街區人事物轉化為文字、躍然雜誌,正呼應正興幫精神—專注做好街區的每一件事。從談論街上小事,到促成在地3位加起來200歲阿嬤,組成正興三姝,獲邀為臺南市政府拍起觀光宣傳短片。

「正興聞」發刊目的,用意是自給自足,所得經費全部用於街區使用,基金運作多運用於街區舉辦常態性活動,這裡,是國內屈指可數不靠政府挹注經費,卻如火如荼把活動辦得熱烈、精彩的範例。
再往前回溯,2013年,高耀威為了讓正興街被更多人看見,舉辦「正興一條街」、「小屋唱遊正興街」封街音樂市集活動,原本只是幾家店參與,越辦越多人加入。高耀威說,2010年初來到正興街,這裡沒沒無聞,只是想為了這個街道更好,這股信念,感召許多人投入,由下而上改變公部門思維。
從無人知曉到爆紅的巷弄,正興街有了人潮、商機、注目度,知名蜷尾家甘味處散步甜食爆紅成為全臺名店,導演魏德聖也在2017年走進正興街開設「特有種商行」,不過,隨著店租漲、扭蛋、夾娃娃機店大舉進駐,2018、2019年陸續有「佳佳西市場」、「正興咖啡店」等指標性店家熄燈,昔日爆紅的街道未來何去何從,備受討論關注。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正興街 / 撰寫者:曹婷婷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73625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海安路、西門路交叉的巷弄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994689
所在地-經度
120.196276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曹婷婷,《臺南巷弄文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
撰寫者
曹婷婷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