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落成於昭和9年(1934),供奉的主神是護國城隍。昭和12年(1937),日本人著手寺廟改正的工作,城隍廟也列在拆除名單內,地方人士為保留廟貌,乃將離城隍廟十尺之遙的鄭聖祠(鄭成功廟宇)之鄭氏神像,移入城隍廟,取代城隍而為主神,此一作法獲得日本人有關當局的首肯,因此,城隍廟貌乃得以保存。城隍廟是目前花蓮市僅存日治時期修築的廟宇,牌匾、梁柱等地方的捐款,有一部份雕有昭和8年(1933)字樣。廟埕廣場對面的戲臺屋頂結構,具有東洋風味,亦是臺灣戲臺構築之特例。
本文係以花蓮縣境內有登記立案之寺廟為主,挑選其中九十間為對象。在撰寫體例上,廟宇部分採名稱、地址、主神、配神、沿革與特色,平面神像配置圖及基本資料諸項分例,在佛寺部分,為彰顯正統佛教信仰與一般民間信仰的區隔,則以另類方式呈現。而在寺廟分布空間的排列順序上,則係以「由北而南」的鄉鎮行政區編排,以利讀者查閱。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