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天宮俗稱媽祖廟,原為日本佛教日連宗花蓮港佈教所。臺灣光復以後,由黃崑峰接收,民國38年(1949)改建,稱媽祖廟,奉祀天上聖母。民國40年(1951)10月22日花蓮大地震,廟宇倒塌,第二年,地方仕紳吳萬恭、林德旺等發起募捐重建,定名為「慈天宮」。民國55年(1966)再次重建,並增建二樓,始有現在廟貌格局。慈天宮奉祀的主神媽祖,係自北港媽祖分身而來,因此,每年媽祖千秋慶典,慈天宮每每會回北港請一尊媽祖神像,蒞臨花蓮慶祝。除此,媽祖信徒還組織有媽祖正信會,定期聚會,這些都說明了媽祖信仰的熱絡。
本文係以花蓮縣境內有登記立案之寺廟為主,挑選其中九十間為對象。在撰寫體例上,廟宇部分採名稱、地址、主神、配神、沿革與特色,平面神像配置圖及基本資料諸項分例,在佛寺部分,為彰顯正統佛教信仰與一般民間信仰的區隔,則以另類方式呈現。而在寺廟分布空間的排列順序上,則係以「由北而南」的鄉鎮行政區編排,以利讀者查閱。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