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保安寺

保安寺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保安寺主神的由來,與瑞穗鄉青蓮寺雷同,也是保安寺建廟之始。清光緒14年(1898),改建成鐵皮磚造宮殿式建築,並定名為保安寺,民國41年(1952)新增兩座木雕佛像,與關聖帝君、天上聖母、註生娘娘、五穀先帝同祀。民國47年(1958)10月23日成立保安寺管理委員會。民國57年(1968)艾琳颱風過境,佛祖顯靈,鄉民為感念佛祖恩德,乃發動建廟,並於民國63年(1974)落成。民國67年(1978)改組財團法人,正名為「財團法人臺灣省花蓮縣光復鄉保安寺」。本文係以花蓮縣境內有登記立案之寺廟為主,挑選其中九十間為對象。在撰寫體例上,廟宇部分採名稱、地址、主神、配神、沿革與特色,平面神像配置圖及基本資料諸項分例,在佛寺部分,為彰顯正統佛教信仰與一般民間信仰的區隔,則以另類方式呈現。而在寺廟分布空間的排列順序上,則係以「由北而南」的鄉鎮行政區編排,以利讀者查閱。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林子煜
創作者
姚誠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6/30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