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是在九號坑附近一戶民宅叫王清泉,人稱「九泉仔」的家裡,設有「扶鸞」儀式,香火旺盛,有一天奉神明指示要蓋廟,於是他便開始從基隆山上尋找,最後找到「鷹仔石」腳這塊風水地,作為廟宇基地,當時還沒有九濱公路,所以蓋廟的砂石、水泥等,都是信徒以人工方式從濱海及九號坑挑運上來,要拌混凝土時,也是一號召便有上百位信徒主動參與工事。此廟主要供俸神農大帝,一般神農大帝是農業的守護神,而九份完全是靠礦業興盛,為何會有人拜神農大帝呢?原來青雲殿有專人到處採集藥草,提煉成丹丸供人求神治病,加上「扶鸞」儀式為信徒消災解厄,所以信徒日增,瑞芳、濱海也有很多信徒,廟宇也從鸞壇變成現在可以容納兩部電梯的規模,電梯主要目的是提供老人或殘障人士搭乘至六樓祭拜天公用。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