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廣福宮,主祀天上聖母,俗稱『湄洲老大媽』、『西螺媽』、『新街老大媽』,香火發源於清朝順治元年(1644)根據《台灣省通志人民宗教篇》、《千年媽祖湄洲到台灣》、《媽祖傳說》記載,由先民自湄洲恭請老大媽來台,早期於古榕樹下,搭寮為廟,香火日盛,信徒感念,日後由廣東省、福建省移民】共同捐資建廟,因此命名為『廣福宮』。
廣福宮經同治與昭和兩次整建,現今為五開二進格局,後殿為兩層建築。木造部分係由泉州溪底匠派大木匠師王錦木(1909~1996年)負責,三川殿採單簷硬山式屋脊,屋脊中央設九重寶塔,名為「珠宮」。殿內樑柱及雀替下,皆有典型的「憨番扛大杉」的造型。廟中剪黏,皆出自剪花大師陳天乞(1906~1990年)之手。石構部份乃花崗岩、觀音山石與青斗石並用,抱鼓石下方底座為泉州白石,年代久遠而呈風化現象,依風格來看,抱鼓石為嘉慶、同治年重修時所作。
【匠師資訊】
陳天乞(1906–1990)出生於中國泉州,1990年卒於新北市三重。業界稱為「阿乞師」。
陳天乞的交趾人物頭大身小,手腳比例較身軀略長。尤其作武場時,表現出武將帶騎的韻律動感與磅礡氣勢,其中帽冠及戰甲之裝飾細節刻畫入微,服裝飾品皆細緻講究至為精美。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