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有漢人足跡,依資料上有兩種說法:一是嘉慶8年(1803),小琉球人陳必先首先登陸綠島,另外則是嘉慶4年(1799),年代上很相近,可以確定在一百七、八十年前漢人就已居住在綠島生活了。
柚子湖的咾咕厝是當地漢人開拓僅存的古老聚落,背山面海,遺世獨立。居民所用的建材皆取材海邊的珊瑚礁,一般建築方式是挖地基約二至三尺,將大石擺進,再把珊瑚礁堆高,由於礁石大小參差不齊,就拿部份礁石燒成石灰用來和泥以便砌牆,因此在敷平後,牆面往往多達四十五公分厚。至於房子角材是就地取楠木,屋頂最早為茅草,後來才改為油毛氈、鐵皮,到今日的瓦片。屋子的格局通常為二房一廳、廚廁則再蓋單獨一間。
《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一書藉由現存的老厝樣貌與歷史資料,加上繪畫,呈現了老厝的歷史風華。根據作者序言中表示,後山是移民與原居族群共存的區域,因為交通不便,在地的建屋材料多半由外地引進,早期更是由「過鹽水」海運輸入,原住民的建築則多就地取材。後山早期建物的形式因此獨特,自成格局與家園規範。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