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戲劇館

跟台灣戲劇館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台灣戲劇館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台灣戲劇館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台灣戲劇館是台灣首座公立地方戲劇博物館,也是2012年環保署認證,以「戲曲文化保存」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主要課程有「戲曲探索之旅」、「相招來弄布袋戲」、「大家來扮歌仔戲」,兼具知識與技能體驗。

戲劇館1986年籌設,1990年4月21日落成啟用,內部空間包含展覽室、放映室、研習室等,展覽內容則以歌仔戲、傀儡戲、北管戲曲、布袋戲為主,亦有戲服供民眾換穿、拍照,還有戲偶可體驗操作。此外,影音圖書與文物等館藏豐富,包含楊麗花、葉青、廖瓊枝、王金櫻、郭春美、許亞芬等著名歌仔戲演員之戲服,北管戲曲劇本、樂器、繡旗,以及臺灣木偶雕刻名師和中國大陸漳、泉州所製之傳統布袋戲偶等,其中最容易為人所提起的,莫過於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親手縫製的戲服、林午鐵工廠所打造的銅鑼、金光布袋戲偶「冬瓜丑角」,以及宜蘭新福軒的傀儡戲偶「童生」。

為傳承傳統戲曲,2002年起戲劇館特別設立「台灣戲劇館歌仔戲傳習班」,傳授學員本地歌仔與改良歌仔戲,固定在「週末劇場」呈現傳習班成果。此外,也會到安養院等空間義演,特別的是,在2013年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楊麗花這位員山出身的頂尖歌仔戲演員,三樓特闢「歌仔戲皇帝──楊麗花」專區,展示當時身穿的戲袍、唱片、照片等文物,吸引不少戲迷前來朝聖。


圖片著作權利註記: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採CC BY-NC 3.0 TW+方式開放)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台灣戲劇館 / 撰寫者:鄭英珠、黃有卿、陳宜伶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7035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復興路二段101號
可容納人數
400
事件
1986年籌設。1990年4月21日落成啟用。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電話
03-9322440#520、530
參考資料
1.林澄杉、游阿品(2018)紙上博物館──台灣戲劇館,檢自http://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16014 (2019.10.28)。 2.林澄杉、游阿品(2018)紙上博物館──台灣戲劇館 胎息濃厚致力傳習,檢自http://www.lnanews.com/news/%E3%80%94紙上博物館%E3%80%95台灣戲劇館%20%20胎息濃厚致力傳習.html(2019.10.28)。 3.謝月琴(2013),傳承歌仔戲 台灣戲劇館闢楊麗花專區,檢自https://www.epochtimes.com.tw/n71619/傳承歌仔戲-台灣戲劇館闢楊麗花專區.html (2019.10.28)。 4.鄭英珠(2007),台灣戲劇館•主題導覽,檢自https://www.e-land.gov.tw/News_Content7.aspx?n=D5328C6C6FBB5D59&sms=56419D823B50B13B&s=641B5F87D7DB695D (2019.10.28)。
相關人物
陳奇祿、林鋒雄、游錫堃、鄭英珠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隸屬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交通方式
【火車】北迴線火車,至宜蘭站下車。步行宜興路→右轉復興路1段接2段,約20分鐘路程,即達本館。或至宜蘭轉運站,搭乘噶瑪蘭市區公車771線至「文化中心」站下。 【巴士】噶瑪蘭、首都客運至宜蘭轉運站下車。步行校舍路→復興路1段接2段,約20分鐘路程,即達本館。或轉乘噶瑪蘭市區公車771線至「文化中心」站下。 【開車】1.台九省道→轉進復興路1段接2段,即可達本館。 2.蔣渭水高速公路→38k宜蘭壯圍交流道下→接縣民大道→右轉中山路2段→左轉復興路1段接2段,即可達本館。
撰寫者
鄭英珠、黃有卿、陳宜伶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