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池王廟(五王廟)

池王廟(五王廟)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池王廟(五王廟)

據北港耆老陳金田說:池王廟又名五王廟。其廟址在今第一自來水廠沈澱池一帶。當水廠建沈澱池時,在地下挖出整排唐山磚,據說此為「池王廟地基」。嘉慶 8 年(1803),北港溪氾濫,池王廟遭洪水沖毀,神像也遭流失。池王爺,本名池然,字逢春,明朝金陵(南京)人,明萬曆時舉人,後棄文從武,並考上武進士。池然奉派至漳州府尹時,有夜巧遇兩位瘟神,奉命欲往漳州散播瘟疫,池然心生救蒼生,趁二位瘟神不注意時偷毒粉盡數服下而亡。二位瘟神見狀大驚,只好帶著池然的魂魄上天交差,玉帝感其愛民精神,親授衪為「代天巡狩總巡王」,下凡鎮守,漳州一帶百姓恭塑金身建廟奉祀。

又據洪敏麟教授「台灣地名沿革」記載:舊河道在五王廟一帶漥地。此漥地為一大潟湖,是笨港內港,貨物起落在此,漥地在彌陀寺小西天前至東勢街一帶,深一丈多。此証舊河道在朝天宮前約三十丈。陳金田耆老又言:池王廟建於清乾隆年間,奉祀池府千歲。傳說王得祿於乾隆 35 年(1770)誕生時,正逢笨港溪氾濫成災,有部份居民逃入池王廟避難。此時王得祿母親正值即將臨盆,迫不得已在八仙桌上產下王得祿。

現址已沒有廟宇的相關痕跡留存,照片以文仁路152號附近空地為標的,推敲過去遺址應在此處一帶。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池王廟(五王廟) / 撰寫者:紀雅博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70340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北港鎮文仁路152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578664
所在地-經度
120.300228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
時間分期
清領迄今
撰寫者
紀雅博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