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軍在高雄港及旗津的軍事部屬,主要集中在旗後、平和町至綠町一帶,而大汕頭以南至中洲,未有太多軍事設施,因此空襲疏開以旗後居民為主,中洲居民未被強制疏散,基本上多留在社區防空壕或沙地防風林避難。
據受訪人中洲地區郭水發先生所述,其父執輩於二戰美軍空襲時,曾於沙地上的林投樹林避彈,因而與同村女子譜出愛戀,進而發展為婚姻關係,為社區所稱道。
西元1944年(昭和19年)10月,美軍與日軍為了制空權,進行激烈的「台灣沖航空戰」,據「旗峰會采微」一書受訪人孫水連先生指出,日軍為預防美軍航艦登陸,命中洲居民挖掘三條橫跨旗津內外港的大溝,作為魚雷水艇攻擊美艦之用,但本次作戰日軍折損過多戰力,未能發揮作用,多數溝渠沙地於日後復合,多由居民占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