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蠶業最早於清領時期由漢人引進,但只有各地零星、無全面系統性的推廣,到了明治29年(1896)日本總督府即規劃興辦臺灣蠶業事項,發現臺灣氣候溫和,冬天亦可生產,補足日本冬季生絲產量缺口,且飼料來源的野生桑樹生長普遍,又沒有蠁蛆病、微粒子病等常見傳染病,遂將蠶業視為殖民產業重點發展工作之一,後來更將山地蠶業視為理蕃政策的一環。
其中,殖產局養蠶所是原住民養蠶的實地講習的重要場所,臺灣飼育成績斐然,照片正是他們在實際展示養育成果。
《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是勝山寫真館負責人勝山吉作與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博物館的松倉鐵藏合力編撰,由勝山寫真館出版於昭和6年(1931)6月28日,以精緻還原的照片佐以簡要文字說明,呈現臺灣各地之地勢、自然界、航空寫真、新聞雜誌社、銅像紀念碑、都市村落、本島人風俗、蕃人風俗(原住民族文化)等…,為研究臺灣日治時期非常珍貴之史料。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