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鼠山分屯隊全景

海鼠山分屯隊全景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海鼠山分屯隊全景

圖中是內太魯閣海鼠山的景色,內太魯閣因山岳相連,自古就是具有天然保護屏障(天險)之處,原本是剽悍凶暴的原住民互相爭奪的地區之一,後來因為有軍隊進駐,才回歸平穩。內外太魯閣一般以三角錐山與塔山中間的峽口、布洛灣一帶為界。海鼠山位在塔比多以東,海拔約1300公尺,山勢由東向西傾斜。由於緩長的稜線地形,太魯閣戰爭時被日軍以海鼠(日文海參之意)指稱,是為其地名由來。太魯閣戰爭後,陸軍在此設置海鼠山分遣隊。昭和5年(1930年)10月,由於太魯閣戰後以平靜多時,臺灣軍司令部下令陸軍海鼠山分遣隊撤離,結束十多年的蕃地駐軍政策。撤離後,理蕃當局接管設施,並於原址設立海鼠駐在所。《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由秀英舍負責印刷業務,採用當時十分先進之蝕刻凹版單色印刷,書中收錄了大量日治時期臺灣各地豐富的歷史照片,並以主題分類的方式呈現,包括:通信交通、銅像紀念碑、史蹟名勝、農業、工業、林業、商業等。此書發行於昭和6年(1931)6月28日,由勝山寫真館負責人勝山吉作、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博物館雇員松倉鐵藏費時兩年,合力編撰而成。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吳虹霈
創作者
勝山吉作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1/06/28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