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埤舊庄國民學校教職員於校園合影

大埤舊庄國民學校教職員於校園合影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大埤舊庄國民學校教職員於校園合影

大埤舊庄國民學校教職員於校園合影,攝影時間約在昭和16年至昭和18年(1941-1943)間。後排右二為教員張碧瑩女士;後排左三為訓導謝祿先生。

大埤舊庄公學校創立於日治大正11年(1922年)4月12日,最初為大埤公學校分設之舊庄分離教室;於大正12年6月升格為大埤公學校舊庄分教場。至昭和13年(1938年)4月始獨立為舊庄公學校;昭和16年(1941年)皇民化運動開始之後,改稱為舊庄國民學校 。

舊庄國民學校所在地鄰近當地望族張禎祥的園邸三秀園,據說學校最初用地也是由張家及其親族謝家所捐贈。當時三秀園主張禎祥先生的二女兒—張碧瑩女士甫從嘉義高等女學校補習科畢業,派任回到故鄉任教。在當時,臺灣人女教員仍然很少見,尤其在大埤舊庄這樣的鄉下地方更是難得。學校訓導謝祿也是在地名望人士,於舊庄國民學校任職多年;謝氏於民國34年11月擔任該校戰後首任校長,也是第一位臺灣人校長。謝祿同時也是張禎祥之妹婿、張碧瑩之姑丈。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1、田野訪談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舊庄國民學校
撰寫者
傅恩弘
創作者
傅恩弘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