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鹽水的八千代橋開通祭天謝土大典,橋上沿途豎起燈篙,學校和機關也都借來帳棚,架設在橋上做為貴賓觀禮區,整個儀式莊嚴而隆重。舊名八千代橋,也就是今日省道臺19線八掌溪厚生橋,當時已是鹽水等臺南地區通往嘉義縣的重要聯絡道路,八千代橋在建橋之前,兩地居民往來仍只能靠撐筏或者是移用枯水期涉水而過。八千代橋工程於1935年完竣通車,為兩地交通奠下新的里程碑。八千代橋於臺灣光復後改稱厚生橋,幾經修復之後仍不敷使用,一直到1990年代又施工重建並拓寬成16公尺大橋,再一次拉近臺南鹽水與嘉義的義竹、布袋、朴子等地距離。緊鄰八掌溪的鹽水港,在急水溪河道改道之後,八掌溪成為改寫鹽水港鎮當代史的重要河川,防汛工作一直和小鎮息息相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