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坡地幼木茶園不同地表處理對茶樹生育及土壤沖蝕影響研究

坡地幼木茶園不同地表處理對茶樹生育及土壤沖蝕影響研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坡地幼木茶園不同地表處理對茶樹生育及土壤沖蝕影響研究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9卷,由張清寬、廖慶樑與江正享共同發表之「坡地幼木茶園不同地表處理對茶樹生育及土壤沖蝕影響研究」研究論文。

茶樹係多年生木本植物,種植在山坡地上,定植後幼木期長達三年,在此期間坡面地表若未做好適當的被覆處理時,極易造成土壤沖蝕且地表逕流量高,入滲量低,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利且不適合茶樹生長。

定植後之幼木茶園如採用植生覆蓋方法,在草帶尚未形成前,必須輔以其他處理,以免造成坡面沖蝕災害,惟在草帶形成後,應注意草帶之管理,以免百喜草生長過於繁茂,產生水分、養分競爭,反而不利茶樹生育。

敷蓋處理對防止表土沖蝕為害、保持土壤水分、抑制雜草生長方面效果至為明顯且迅速,尤其黑色遮蔭網之處理不僅成本低,來源容易且抑制雜草生長效果甚佳,兼具保護坡面與植生功能,對未來茶園實施永續經營模式之草生栽培耕作法,具有正面之參考價值。

植物殘體敷蓋之處理效果最佳,應是最好的坡面保護處理,但需用敷蓋材料中不論稻草、花生殼或鋸木屑等,其來源不易,且搬運困難費時費工,成本太高,為其缺點,故本試驗採用黑色遮蔭網參試,結果顯示其效用尚佳,值得參考應用。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坡地幼木茶園不同地表處理對茶樹生育及土壤沖蝕影響研究 / 撰寫者:賴正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26478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賴正南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9
時間起
2000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