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園土壤特性對新品種茶樹產量與品質之影響

茶園土壤特性對新品種茶樹產量與品質之影響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園土壤特性對新品種茶樹產量與品質之影響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2卷,由張鳳屏發表之「茶園土壤特性對新品種茶樹產量與品質之影響」研究論文。

選擇本省主要八地區土壤與環境,進行新品種台茶12、14、15、16、17號及對照品系青心烏龍,適應性能力與製成包種茶品質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八地區土壤肥力普遍甚豐,物理性質互異,不同地區茶菁產量差異極大,土壤管理及氣候適宜地區,茶菁產量極高,如鹿谷、礁溪與鹿野,而頭屋、龍潭與瑞穗地區土壤物理性較差及乾旱,茶菁產量偏低。

新品種茶菁產量較烏龍茶高,所製包種茶品質以台茶12號及青心烏龍較佳,優於台茶14、15、16與17號。茶葉全氮含量六月白最低,若提高其葉氮含量將有助包種茶品質之提升。茶葉磷含量則與包種茶品質呈顯著正相關,茶葉鈣與錳含量則不宜過高,否則影響包種茶品質。新品種適應力甚強,惟所製包種茶品質有賴各區茶農親身操作體驗,以重質不重量之觀點,發揮各品種之特色。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茶園土壤特性對新品種茶樹產量與品質之影響 / 撰寫者:賴正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26422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賴正南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2
時間起
1993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