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共11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有關的相片,第10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6期「宗教與信仰」:馬氏一文以中壢龍岡清真寺為主題來探討在台穆斯林的縮影。台灣的穆斯林歷史可追溯至民國38年政府遷台帶來了中國大陸各地區的穆斯林,目前台灣已有8間清真寺,而龍岡清真寺是最早成立的一間鄉鎮清真寺。龍岡清真寺的由來,係為滇緬邊區游擊隊撤退來台的穆斯林及其眷屬,加上民國53年自越南富國島撤退來台的軍人馬興之及王文忠與其眷屬等人,居住於龍岡後聯合附近的穆斯林住戶發起勸募,並獲政要及海外穆斯林的支持,落成後使用近20餘年,再於民國77年重建,並在民國84年完工。


龍岡清真寺的穆斯林來源為三,一是在鄰近忠貞新村生活的滇籍軍民及眷屬,二是非出生於台,以民國60年後因各種因素來台定居的滇緬軍後裔及泰緬華僑等,三則是大量來台打工的東南亞移工及南亞籍的配偶及家屬等。穆斯林來台後,會選擇親友聚集、經濟壓力較小的中永和或是中壢龍岡一帶,盡可能的圍寺而居,使社群得以繁衍下去,這種向心力使中壢龍岡仍保持著雲南回族和泰緬特色的穆斯林文化,其中如飲食文化、開齋節的聽講、聚餐,更維繫著穆斯林的感情。


不過,穆斯林雖然在宗教儀式或婚喪喜慶中不斷確認我群與他群的分別,從而加強宗教認同,但生活上的限制更會降低對宗教文化的認同。實際傳教誘因的缺乏,也使宗教傳承出現危機;高價的清真食品也帶給穆斯林過大的經濟壓力;而東南亞及南亞的外籍移工的參與,卻被清真寺視為短期外來者,這些都是未來穆斯林族群在台灣的發展中應思考的問題。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中壢忠貞龍岡清真寺—融合了滇緬華僑和伊斯蘭色彩的穆斯林綠洲 / 撰寫者:馬欣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64204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撰寫者
馬欣
創作者
馬欣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09/30
ISBN
2414-7729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