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共33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6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7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8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19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0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1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2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3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4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5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6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7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8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29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30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31張
跟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有關的相片,第32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4期「政治與族群」:復旦中學佇立平鎮地區已近一甲子,是臺灣知名的「完全中學」。復旦中學的成立,係因復旦大學在臺同學會,為延續上海復旦大學辦學理念,本欲在臺將大學部「復校」,卻在當時國策影響下,僅能「先行恢復」中學部。復旦大學早期做為中國東南地區重要高等教育機構,治校理念向來以學風自由自詡。


國共戰爭期間,因政治的分歧,「復旦」被一分為二,來臺的甚多復旦校友擔任黨國要職,亦呈現出一致的黨政色彩。復旦在臺「復校」過程面臨許多外在的挑戰,在臺校友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與其他在台復校均有教會力量的情況不同,復旦的復校純粹由校友進行,但是在國內內戰時期,復旦大學有許多師生投共,這也使得復校之路極為艱辛。


目前復旦中學內,存有許多以人物命名的建築物,如相輝堂、右任樓、聚鈺樓、崇信館、胡公筆江紀念館、仙舟館等。這些人物均是復校之路盡心盡力的要員,不少人均有明顯的黨政色彩,如于右任、張群、程滄波、趙聚鈺、余井塘、吳南軒、邵夢蘭、王紹堉等。不過,自學校設立,該校正秉持著「政教羅網不羈絆」的理念,這些黨政印記似乎僅僅在校史表面著色,不曾影響師生的教育理念。


復旦從大學,至台灣復校中學,由富庶的上海至貧瘠的平鎮,除了是中國近代史的投射外,更可看出知識分子對於國家、教育的責任感,透過復旦中學來教育學子,讓復旦人的精神不論是在大陸,或是台灣,均能永遠延續。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越海座落桃仔園:試析復旦的創立、發展與在臺「復校」 / 撰寫者:史曜菖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63989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撰寫者
史曜菖
創作者
史曜菖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7/09/30
ISBN
2414-7729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