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鳥

大鳥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大鳥社區位在狹長大武鄉的中段,由大烏萬社、獅仔獅社、板子洞社等排灣族部落所構成。大烏萬源自於排灣族語Tanaauazn,根據日治時代安倍名義的調查,其意為葉子很大,因昔日此地曾種植葉子很大的煙草而來,漢人根據其音稱為大烏萬,日人治臺,訛寫成「大鳥萬」。昭和12年(1937),日人整理臺東廳、花蓮港廳的地名時,再將「大鳥萬」簡化成「大鳥」,晚近另有別的說法,大鳥部落入口的解說牌則稱:相傳百年前,本地山區常出現一吃巨大會吃人的大鳥,排灣族語稱zazakaw;部落族人從古自今都稱此地為「巴乍娃勒Patsvalj」,其意為沼澤、盆地。從清代起。大烏萬社就是今日大武地區勢力最大的社,蚶仔崙溪以南都是該社的範圍。戰後,大鳥設村,隸屬大武鄉。大鳥村除大鳥部落外,尚有位於大武車站後方的和平部落Osanasana,為戰後形成的小聚落。此篇詮釋資料主要參考《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一書。此書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於2010年出版,主編為趙川明、林韻梅、林榮登。此書以地點為軸,分述各地族群、宗教、產業、自然地景與文化。南迴綠島族群多元,包括排灣、阿美、魯凱、閩南、客家、外省族群,透過不同的篇章與地點,本書一一詳述此多元且豐富之景況,並且透過蒐集大量照片、文獻考證,呈現各地獨特之文化底蘊、產業特色、宗教信仰等特色。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檔亦請勿任意切割使用與散佈。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鳥 / 撰寫者:林立欣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63376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資料來源
日出台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
撰寫者
林立欣
創作者
趙川明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0/12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