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7年(1948)6月,為解決山上學童就學問題,臺東縣政府在秀山原來的瀨川農場辦事處,設立華源國民學校三和分班。民國43年(1954)三和分班升格為分校,至民國48年(1959)8月,獨立為三和國民學校。校址位於半山腰的秀山。山下的三和聚落,本屬華源國民學校的學區,民國49年(1960)9月,為方便子弟就讀,才設置三和國民學校漁場分校;民國53年(1964)8月,因學生數增多,漁場分校獨立設校,成為太麻里鄉三和國民學校,而原三和國民學校則被改名為秀山國民學校。民國82年(1993),秀山分班終於被裁撤,走入歷史,裁撤後的學校改設為露營區。此篇詮釋資料主要呈現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於2010年之《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一書,主要呈現南迴、綠島各地之文化景觀。《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由趙川明、林韻梅、林榮登主編,全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為南迴篇,後半部為綠島篇。南迴篇囊括的行政區包括太麻里、大武、金峰、達仁四鄉,綠島書寫範圍囊括全島。 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檔亦請勿任意切割使用與散佈。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