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牧野渡假村本為臺糖公司的池上農場,位於新武呂溪沖積扇北扇的西側。這裡早期種植鳳梨,中期輪種鳳梨甘蔗,後期才種甘蔗。民國76年(1987),國際糖價低迷,才轉型為牧場,種植牧草放牧肉牛隻,同時經營休閒遊樂,因而有「小塞北」之稱。民國82年(1993)成立「池上牧野休閒中心」,為營造塞外風情,陸續增設蒙古風情區、蒙古文物館,引進蒙古包及蒙古文物。民國92年(2003),臺糖與木柵動物園合作,設立木柵動物園第二園區(衛星園區),將少數動物移居至池上園區。目前園區未開放的土地上有200多公頃,生態保持良好,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此篇詮釋資料參考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的《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此書出版於2011年,趙川明主編,是繼《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等系列的第三本,為臺東的人文、自然、歷史、產業等景觀特色做了詳實的介紹與紀錄。縱谷地區地形狹長、文化與族群多元,目前生活於此地區的族群主要有平原地區的阿美族、平埔族與漢人,隨之而形成的宗教信仰、文化、產業特色亦相當多元。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