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妙修禪院位於瑞隆村新良段丘上,即日治時代三寶殿佛寺舊址,開山師父為智能法師,本名張紹橐,彰化埔心人,曾為寶華山慈惠堂信眾。據智能法師指稱,他在寶華山服務期間,曾陪堂中師姐至瑞源慈惠堂求乩解厄,竟得母娘降乩指示,囑其建廟。新廟於民國79年(1990)正式開基,民國81年(1992)農曆八月入火安座,主祀無極瑤池金母,同祀有太上無極聖祖、虛空地母慈尊、西方如來三聖。其中太上無極聖祖據稱為金母、地母之母親,為金母系統中唯一祀奉無極聖祖者。此篇詮釋資料參考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的《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此書出版於2011年,趙川明主編,是繼《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等系列的第三本,為臺東的人文、自然、歷史、產業等景觀特色做了詳實的介紹與紀錄。縱谷地區地形狹長、文化與族群多元,目前生活於此地區的族群主要有平原地區的阿美族、平埔族與漢人,隨之而形成的宗教信仰、文化、產業特色亦相當多元。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