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坡地更新茶園土壤改良方法試驗

坡地更新茶園土壤改良方法試驗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坡地更新茶園土壤改良方法試驗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3卷,由何信鳳、張清寬與蔡東曜共同發表之「坡地更新茶園土壤改良方法試驗」研究論文。

設計五種處理進行比較,其處理名稱及代號為A:敷蓋,B:堆肥加敷蓋,C:深層耕加施堆肥並敷蓋,D:種植瓜地馬拉草乙年後植茶並加敷蓋,E:對照區 (不處理)。

結果摘要如下:

茶樹樹高樹冠及茶芽密度與百芽重,處理間以D、C二處理最佳。各處理對茶樹地下部根系發育,有明顯之影響,茶樹根長、根深、根幅以D、C兩處理最佳。

更新茶園種植瓜地馬拉草對土壤線蟲發生密度有顯著之抑制作用。瓜地馬拉草係屬禾本科作物,根莖繁殖,種植極易,且生育力強,莖葉茂盛 (株高1公尺以上)、深根 (40-60公分),無病蟲害,每年可刈取2-3次,每公頃每年青刈量5-8萬公斤以上。除可供做敷蓋材料外,兼可做為飼料用,適合山坡地栽培。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坡地更新茶園土壤改良方法試驗 / 撰寫者:賴正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26275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賴正南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3
時間起
1984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