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林大屠殺與廖廍仔莊

雲林大屠殺與廖廍仔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雲林大屠殺與廖廍仔莊

廖廍仔莊位於斗六巿南方石牛溪北岸,和南岸的柴裡莊互相遙望著,廖廍仔莊顧名思議為廖家糖廍所在地。隨著世界貿易體系的興起,吃糖是奢華與高貴的象徵,糖價居高不下,製糖利潤極為豐厚,可說是當紅子雞,想要發大財的農民紛紛投入這個種甘蔗製糖行列。

清道光年間(1821~1850),雙廖家族14世廖日智家族和廖南山家族從西螺、二崙一帶移居到此地方來開墾土地、種甘蔗、設立糖廍製糖,廖南山家族所在地稱為竹圍仔。沒幾年廖日智果然賺大錢,風光回祖居地福建省詔安縣二都官陂楊桃樹下村省親,讓親友們稱羨不已,隔壁村子圳嶺流村有五兄弟也跟了過來,在廖日智糖廍的旁邊也開起了糖廍。廖日智的糖廍稱為頂廍仔,而五兄弟的糖廍稱為下廍仔。

清未《雲林縣采訪冊》上記載「頂廍仔、下廍仔29戶、125丁口。」 比今日的廖廍仔還要興旺。但在雲林大屠殺中,廖廍仔莊受到嚴重破壞,《雲林縣沿革史》記載,廖廍仔庄受災戶26戶,可說是滅村了。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23°40'10.7"N 120°31'25.6"E
事件
雲林大屠殺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707795
所在地-經度
120.540909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1、 田野採訪 2、 《雲林縣采訪冊》 3、 《雲林縣沿革史》
時間分期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日治時期明治年間
撰寫者
施朝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