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舉辦上百場比賽茶,各地的比賽茶種類、參賽人數、特等茶價格也都不相同,如南投縣鹿谷鄉農會主辦的凍頂烏龍茶比賽,春冬二季皆有6千多件參賽,2015年特等茶價格一斤30萬元,是全台灣最熱門的比賽茶,也是全台烏龍茶最盛大的競賽。新竹縣峨眉鄉農會主辦的東方美人茶比賽,由於生產量少,2015年夏茶價格一斤高達42萬元,也吸引1355件參賽,是全台灣最昂貴的比賽茶。
目前在鹿谷地區舉辦的比賽茶共有三個單位:鹿谷鄉農會、凍頂茶葉生產合作社、永隆鳳凰社區,分別在春、冬兩季舉辦比賽茶,一年共六場。每個主辦單位成立比賽的時間與背景都不一樣,因此每家的比賽茶等級名稱略有不同。以鹿谷鄉農會比賽茶為例,其評審標準為︰香氣30%、滋味40%、外觀(含葉底)︰20%、水色︰10%,從這四方面評判優劣,整個比賽作業長達十多天,最後評定的等級依序為:特等獎、頭等排名、頭等獎、貳等獎、參等獎、三朵梅、二朵梅。
鹿谷鄉農會自1976年第一次開辦比賽,當時只有104位參加,如今每年(兩季)的參加人數都超過一萬多人。由於比賽茶限繳20斤,因此只要是獲獎的茶農,就有限量20公斤的得獎比賽茶可以銷售,這同時也帶動茶農收入,如獲得頭等獎以上,每斤即可突破1萬元以上。2010年時鹿谷農會的特等獎一斤是6萬6千元,2014年至今已是一斤30萬元的價格。
由於各地方的農會、合作社本身皆都沒有產茶,因此所有的比賽茶來源皆來自茶農或茶商,各地農會與行政院農委會的茶業改良場茶葉專家合作擔任主辦評鑑單位,茶農們繳交精製過的茶葉,由經驗豐富的評審們,進行評鑑分級,分級後在由主辦單位統一貼上比賽茶封籤包裝後,通知茶農領回自行銷售,其中主辦單位也會收購部分比賽茶,藉此維持比賽茶的價格穩定。
辦理比賽茶的主要目的是藉著比賽建立分級制度,刺激茶農加強茶園管理,精進製茶及焙茶技術,進而提昇台灣的茶葉品質,經過專家評鑑後分級銷售,同時也保障茶葉品質,讓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