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麒麟潭

跟麒麟潭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麒麟潭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鹿谷鄉的永隆村以清代八通關古道之開闢而開發,因麒麟潭而馳名,又有凍頂烏龍茶而遠播。麒麟潭原是鳳鳳山、凍頂山和尖仔尾山,三山環抱的一個大水池,在清同治年間,先民築壩蓄水以供農田灌溉,而後漸漸擴大,形成一個人工的蓄水湖,因山上多泉水,潭水經年不涸,原稱「大水窟」,又名「蓮花池」。

       麒麟潭屬於匯集雨水而形成水域遼闊的人工湖,目前水潭面積約有13公頃,鄉公所及地方人士除了放養天鵝、野鴨等鳥類,也放養數十萬尾魚苗,經過多年生息,已成相當知名的自由垂釣場所。1974年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蒞臨此地,認為鳳凰(山)應配麒麟(潭),因此將「大水堀」更名為「麒麟潭」,尖仔尾山也改為「麟麟山」。麒麟潭四周遍植茶園,景色優美,形成了鹿谷地區的觀光勝地,被譽為南投八大勝景之一。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鹿谷鄉的麒麟潭獲重建會規劃,進行茶文化園區建設,完成環潭步道,從麒麟潭出水口到廣興村九寮坑,興建賞銀杏、櫻花和螢火蟲步道,採自然工法,以石階和棧道連結,蜿蜒於山坡溪谷之中,擁有廣大的溪谷溼地,廣種櫻花及眾多原生植物,又無光害,提供蛙類和昆蟲孳息繁殖,螢火蟲數量眾多,每年四月中旬開始,是觀賞螢火蟲的最佳地點。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麒麟潭 / 撰寫者:許雯淇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61353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鹿谷鄉麒麟潭
別名
大水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7521942
所在地-經度
120.77342629999998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黃沁杰,《走過羌仔寮》,南投:南投縣鹿谷鄉茶鄉文化協會,2005。 「關於鹿谷:永隆村」,鹿谷鄉公所,2019年9月21日瀏覽,網址: https://www.lugu.gov.tw/LuguInfo/Village/Village009。
時間分期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撰寫者
許雯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