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斗六市三光里板橋庄的劉哲政為研究台灣原生種愛玉培植的第一人。劉哲政原任職於林業試驗所,與部門團隊專責研究愛玉生態,常遠赴各深山地區及原住民部落,探訪研究並採集不同品種的愛玉做實驗。由於野生愛玉多攀附在原始巨木生長,採收時要爬上數層樓高的樹木,非常危險。不過為了建立臺灣原生種愛玉的基因庫,劉哲政甘冒風險深入險境,約從民國68年至79年間,他已為林試所採集上百種品種,其中母株80種品種,公株40種品種。
山林間長期受到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促使劉哲政積極發展人工培植技術,將愛玉從中海拔地區移植到平地,保留臺灣愛玉的品種。由於劉哲政70多歲的大哥因年老無力耕作,希望把耕地交還給弟弟。劉哲政就在平地的水稻田上嘗試以人工培植技術栽植各種品種的愛玉。要將原生長在高山的愛玉移植到平地栽種實屬不易,有許多技術層面要克服,劉哲政也因此迄今仍不斷地研究與實驗,並與同好分享經驗。
劉哲政日前已將弘久愛玉園交給下一代經營管理,並由其從事網路銷售及市集零售,舉辦親子洗愛玉活動,從教育思維的角度出發,將愛玉有關的知識向下紮根,傳遞給下一代,認識臺灣原生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