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筆資料為作者說明自己於第三本小說《燕鳴的街道》中,除了〈持開的桂花〉與〈祠堂〉之外,多描述那些逐漸失去「社會機能」的人物,他認為台灣社會目前的狀況接近19世紀的俄國,四處充斥著「無用之人」,且知識份子也怯弱無能,完全失去道德的勇氣。他說明本冊小說是表達他對今日社會的憂心,也是對知識份子的批判和指出我們的扭曲歷史造成扭曲的文化模式。文末,他感謝曾貴海、鄭炯明與楊青矗的支持。(文/李怡芳)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