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卷1期]內容包含文稿27篇、詩稿4篇。林良〈我和「看圖說話」〉介紹國語日報此專欄創設緣由、寫作概念和靈感來源,行筆活潑有趣,也呈現出作家書寫的用心。葉珊〈給憂鬱〉反覆吟詠心中「異域」,鋪陳古都情景,思古神遊,抒發如同放逐流亡的心情,有佳句「陰冷的異域,在我方寸的胸懷中\慢慢地流著一條淺淺的萬里流」。本期有居浩然等人悼念胡適去世的文章;李敖、鄭學稼也撰文回應前期關於中西文化、胡適評價的論爭。(文/譚凱聰);[10卷2期]內容包含文稿29篇、詩稿3篇、短語1篇。本期「五四」專題,孫德申、羅敦偉爬梳史料,嘗試清算;胡適遺作回憶「五四」,點出此運動為眾多事件影響而成。周夢蝶詩〈晚安,小瑪麗〉從小狗睡姿開展日夜、自我、夢覺等層層哲思,字裡行間蘊藏宇宙,有奇句「明天地球將朝著哪邊運轉?\小瑪麗,夜是你的」、「睡著是夢,坐著和走著又何嘗不是?」。翻譯作品有張十之譯〈高本漢剪影〉、鄭清茂譯曾我部靜雄〈溺女考〉。(文/譚凱聰);[10卷3期]內容包含文稿22篇、詩稿9篇。本期刊出梁實秋兩篇談文話的短文,〈我對討論中西文化問題的建議〉建言細分部門,深入比較東西文化;〈自信力與誇大狂〉直指中國本位論者空洞浮誇;兩文鞭辟入裡,擲地有聲。葉珊詩〈給一個十九世紀的伐木人〉從一枚1895年美洲伐木人的葉片開展出對世紀、東西文化與人生的敘事,有佳句「世紀的啼聲在迴旋的年輪間\輕輕地流蒼,輕輕地流意」。翻譯作品有黎模斌譯李德〈藝術與人生〉。(文/譚凱聰);[10卷4期]內容包含文稿26篇、詩稿5篇、短語3篇。王鼎鈞〈也談白話文的「純淨」〉指出「半文半白」緣於口語未能化為文字,倡言白話為根,吸取文言文轉為口語,論理簡明扼要。周夢蝶〈虛空的擁抱〉訴說寂靜中情感翻騰,思緒空茫,佳句「向每一寸虛空 問驚鴻底歸處\虛空以東無語,虛空以西無語\虛空以南無語,虛空以北無語」。翻譯作品有陳鼓應譯Fox Butterfield〈由批評走向創造的哲學家──考夫曼〉、陳妙惠譯Von Wright〈維根斯坦傳〉。(文/譚凱聰);[10卷5期]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8篇、短語2篇。余光中〈古董店與委託行之間〉巧喻中西文學,舉杜詩讚譽中國詩文,批評反傳統者虛無晦澀,文末主張創造「屬於中國的現代詩」。卞銘灝〈美國文壇彗星奧‧亨利〉詳述作家經歷,形容其故事因稿債量產,「都是榨出來的」;文末評價其故事有所重複,但氛圍生動。翻譯作品有陳紹鵬譯 R. Armour〈一個狡詐的女人:大利拉〉、聶華苓譯巴爾札克〈致韓絲卡夫人情書〉、鄭清茂譯犬養道子〈借城記(上)〉。(文/譚凱聰);[10卷6期]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8篇、詩稿2篇、短語3篇。王鼎均〈白話詩與文言字〉討論現代詩夾雜文言字的問題,認為其也能寫得純熟,端看作家功力。聶華苓分析J. W. 小說具現實感、筆墨經濟、巧用「風」的象徵等特點,分析深刻獨到。翻譯作品有陳妙惠譯 John Kemeny〈數學是什麼(上)〉、陳紹鵬譯Richard Armour〈 一個太美麗的女人:海倫〉、聶華苓譯 Jessamyn West〈愛情、死亡、體操班〉、顏果譯井上靖〈伊那的白梅〉、鄭清茂譯犬養道子〈借城記(下)〉。(文/譚凱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