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木雕從1918年吳進寶成立「東達物產」開始,發展到2019年已經超過百年,期間各式木雕風格從天然奇木開始,直到奇木巧雕、代工、加工、動物、宗教...,到了近年因為年輕思維加入與國際交流增多,木雕早已脫離早年印象,而是進入多媒材、多色彩與多創意等三多階段,木雕不再只是神佛吉祥象徵或蟾蜍招財象徵,而是能夠進一步用來闡述環保、生態、人文、意志與多樣社會現象。
在此同時,因為臺灣禁止伐木,檜木、肖楠、扁柏、櫸木、牛樟、紅豆杉等適合木雕的高級木材成本急遽飆漲,過度高昂的價格造成許多人對木雕接受度低,特別難與年輕市場接軌,傳統的三義木雕商圈也正轉型為匯集陶瓷、書畫、古玩、茶具、家具等等的全台最大藝術交易市集。木雕產業如何突破木料成本高昂問題持續拓展市場、又該如何傳承與藝術升級,正進入下一個百年階段。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