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市北門區永隆社區發展協會4-4 虱目魚產業文化/社區文化產業

臺南市北門區永隆社區發展協會4-4 虱目魚產業文化/社區文化產業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SA

臺南市北門區永隆社區發展協會4-4 虱目魚產業文化/社區文化產業

清治時期北門區位於倒風內海,依據文獻紀錄此處已有網寮、桁、魚塭等沿海活動。乾隆、嘉慶年間因倒風內海不斷接納急水溪、八掌溪等河流淤積的結果,逐漸產生潟湖,遂為當地居民圍墾為魚塭,又有因沿海浮洲屏障所形成的環境,非常適於圍築魚塭。濱海地區多屬低濕之地,宜於養殖業,致使北門、蚵寮一帶魚塭逐步成長,永隆社區因地勢低窪且土質屬鹽分地質,大部分土地亦作為漁業養殖。


在北門區,虱目魚的養殖面積將近1,500公頃,是區域內最重要也是數量最龐大的養殖魚類,並以鹹水養殖為主。每年以六至十月為盛產期,除了原有的虱目魚生鮮產銷外,漁民亦在政府的輔導下,於北門區內成立虱目魚加工廠,將養殖而成的虱目魚製成如虱目魚罐頭、虱目魚丸、虱目魚乾、虱目魚鬆等加工製品。一方面減輕養殖漁民可能因產量或價格造成經濟損失,二來開發不同種類的加工食品,亦可迎合現代人生活飲食之多元需求。為讓漁村地方特產,吸引全國各地觀光旅遊人潮,以創造漁村新價值,每年九至十月以虱目魚產業文化季系列活動,透過在地文化特色發展觀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SA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SA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SA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吳比娜/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創作者
吳比娜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10/07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