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姜葉

埔姜葉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埔姜,別名黃荊、或埔姜仔等,道卡斯語稱為makata,主要分布於平原與丘陵地。埔姜樹性強勁,葉性特徵為對生、掌狀複葉。道卡斯族人主要將其運用在傍晚patai(祭祖)的送靈儀式,利用埔姜枝葉、樟樹與茅草煙燻,供於爐火,送往東方祈求平安。或當有族人扭傷、脫臼等疾患時,苗栗縣後龍鎮新港社的巫師會使用埔姜葉和木炭灰混合之後,口中伴隨著咒語,敷在族人病痛患處給予推拿治病。

埔姜葉是許多原住民族的代表性植物,可取其荊條、製薪炭、製做掃帚或用藥,埔姜果實,在中醫稱為「牡荊子」,葉片搓揉產生之氣味猶如樟樹味,枝條燃燒用於驅逐蚊蟲,生活層面之運用相當廣泛。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埔姜葉 / 撰寫者:劉淑真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id=25976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別名
黃荊或埔姜仔
撰寫者
劉淑真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所屬族群說明
道卡斯族(斗葛)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