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國初期(1913-1927)陳天順時代宣傳車側後方就有鬼女神醬油招牌,鬼頭很引人注目。「鬼女神牌」醬油一直被視為是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太平市場的「特產」,然而最後追根究源,她還是脫不離出早期醬油工業重鎮三重市的都市區域範圍內。現在的台北人可能都忽略了自古有名的「鬼女神」牌的醬油工廠原先就在三重市的過圳街設廠二十餘多年的歷史了,只知是萬華地區名「三義」的公司製作。可是實際上在5年多前,陳天順的孫女陳麗華重起爐灶,取回三義的「鬼女神」醬油製作行銷,她以「台宮」有限公司名義行銷「鬼女神」味原液、醬油等,強調產品創立於民國36年(1947),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麥、食鹽、醬液,「鬼女神」老名牌醬油的重新出發。白宮公司原本就以「鬼女牌」來販售醬油,由另開發男鬼圖案作為副品牌的「神鬼牌」,是公司的副線產品,主攻低價市場。往年「鬼女神」與「福壽」醬油廣受歡迎,曾遠至基隆、宜蘭的雜貨店都有很多人來訂貨,當年在三重市的過圳街福壽醬油工廠製好醬油成品後,他們就車子載到台北市第13號(迪化街一段224巷243號)水門加工並做裝配處理完成,然後再用火車載送到宜蘭總代理站,再分送至各處,宜蘭站是當年「鬼女神」與「福壽」醬油的一個行銷大站,可見這兩個傳統醬油品牌很受到歡迎。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