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觀光產業-漂流木

觀光產業-漂流木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觀光產業-漂流木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旗津海灘散落著許多漂流木,由旗津國中校長何瑞枝積極提出申請,將漂流木運送回學校再利用,由蔡成銘為首,學校老師、攤商、企業主等,共同成立「流木居工作坊」,以雕刻、彩繪、題字等方式,創造出多元豐富的漂流木藝術品,成為學生社團活動與教學的新場地。

蔡成銘於工作之餘,出錢出力,和家人一起投入漂流木義工行列,召集退休老師、志工在海灘撿拾漂流木,做成公共藝術,另開班教導學生、民眾創作漂流木藝術品,提供漂流木創作DIY,讓遊客發揮創意,製作名片座、鑰匙圈等。

蔡成銘認為漂流木用途很多,而且好入門,不需要太高深的技巧與器具,可利用天然資源結合公益,除可作成藝術品造景外,也能改裝成桌椅等家具,刨製下來的木削還能當肥料。

目前「流木居工作坊」設置在國立中山大學的旗津社會開創基地,戶外的漂流木藝術作品保存已約2年,蔡成銘認為這是屬於大自然的產物,應自然回歸於大自然,不需要刻意用外力去維護,壞了,再做新的就好。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