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信仰地景-旗津廣濟宮

信仰地景-旗津廣濟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信仰地景-旗津廣濟宮

相傳廣濟宮創始於1737年(乾隆2年),自旗後天后宮分靈於此,主祀媽祖、觀音、佛祖。《鳳山縣采訪冊》未見其記錄。1990年完工的新廣濟宮,位於今旗津區旗津2路255號。因1969年開闢第二港口及1981年擴建高雄港中興港區,將被徵收的廣濟宮、進興宮、閻羅殿等寺廟神明,集中合祀於今廣濟宮,成為中洲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其中進興宮原祀燕巢區角宿媽祖,1897年分靈至梓官區蚵仔寮,再遷至土地公部落,1984年因遷村合併於廣濟宮。原有六座廟宇,可合併,但因廟宇的主神主位無法確認,結果其一樓為閻羅殿,二樓為廣濟宮、進興宮,各司其位,形成諸神合祀於一廟的奇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信仰地景-旗津廣濟宮 / 撰寫者:國立中山大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id=25937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別名
中洲廣濟宮
撰寫者
國立中山大學
資料來源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KaohsiungCity/qijin/64010008-ZZGJG
所屬族群
閩南
主辦單位
旗津廣濟宮
保存者/保存團體
旗津廣濟宮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