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鼠疫」防治

「基隆鼠疫」防治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基隆鼠疫」防治

  「基隆鼠疫」防治,是針對日治時期的全臺鼠疫,當時全臺鼠疫的最初紀錄,為1896年(明治29年)9月,自1917年(大正6年)方告絕跡。當時的鼠疫病毒,來自中國廈門,經北臺灣的淡水港侵入,臺北廳境內182名患者中,死亡者達92名。

 

  基隆市位居港口,商旅雲集,人潮流動頻繁。由於全臺爆發鼠疫,為因應「基隆鼠疫」,政府乃決定設立隔離、治療的設施、擇定距離市區2公里的綠町(即今東信二路),籌建港東隔離病院,於1899年(明治32年)3月創立。

 

  港東隔離病院,其院舍為中、西式構造,內部設備,計有細菌檢驗室、藥房、病室、太平房等大小58間,病床100張,可收容傳染病、保菌者150人。

 

  全臺鼠疫發生後,自隔年起10年間,每年均有鼠疫大慘禍發生,尤其1901年(明治34年)時,鼠疫最為猖獗,死亡者達1,316人。

 

  自1901年(明治34年)起,日本政府以「滅除鼠類」為防疫的最大目標,捕鼠的獎勵、針對不潔住屋的拆毀、隔離消毒的厲行等,竭盡預防之能事、經10餘年的努力後,鼠疫患者逐漸減少,至1917年(大正6年),全臺鼠疫方告絕跡。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基隆鼠疫」防治 / 撰寫者: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259242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地點-縣市區
基隆市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金惠,1957年6月。《基隆市志:第十三種──衛生篇》,頁:73。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金惠,1957年6月。《基隆市志:第十三種──衛生篇》,頁:50-51、73-74。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6月24日引述編撰
時間迄
1917
地點-緯度
25.1276033
地點-經度
121.7391833
時間起
1896/9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