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利用茶渣栽培之杏鮑菇,是茶業改良場製茶技術課郭芷君助理研究員於2015年(民國104年)之研究成果。試驗結果顯示:茶渣也能取代木屑作為培養蕈菇的資材,不但讓茶渣變廢為寶,更減少了木屑的使用量,相對降低了伐木的需求。而挑選過的培養配方更是讓蕈菇長得頭好壯壯,完全不輸傳統木屑的產量。
臺灣茶飲料業興盛,每年消耗三、四萬噸的茶葉量,廢棄茶渣的產量自不在話下,過去再利用的方式多半為堆肥或做廢棄物清運,然堆肥產值低,而清運業者逐年調高費用,故飲料業者期能尋求茶渣的第二條出路。然茶渣高達70%以上的含水量,是回收再利用所面臨的第一道難關,乾燥所消耗的能量、成本及產碳量過高,因此茶渣再利用一直是業界需解決的議題。
再者,因太空包所需木屑年年喊漲,故研究人員不斷地在尋找替代資材,農業廢棄資材一直以來是應用的目標,茶渣的優勢在於纖維較稻稈等資材軟,因此培養基在通過太空包打包機的孔洞時(圖左)不會有卡洞的問題,而培養基本身需要一定的含水量,茶渣也能在不乾燥的情況下即刻轉為蕈菇的培養基,在利用上非常省能環保。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