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牛稠港

牛稠港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牛稠港」,港,即漢人稱謂中的河,為雞籠四港門之一;其中,「牛稠港」自基隆西北流向東南;田寮港自東流向西;蚵殼港自西流向東;石硬港自南流向北。四港門皆注入基隆港。


  「牛稠港」,為外木山溪自坑仔內(現通仁街)流經球仔山、虎仔山邊緣入港,附近水深成澳;上游河畔早期農耕、搬運而畜牛結棚,漢人農耕種水稻時需要水牛深耕,因冬季經常在該溪河旁邊,放牛吃草,或在該溪河旁有圈起來放牛的地方,而形成老地名,俗稱牛稠;後其流域成了地名「牛稠港庄」,隸屬基隆堡。


  早期移民移居到一個地方,通常會找有水的地方,虎仔山、「牛稠港」是漢人有規模地移民到基隆以後,最早落腳的地方。在1723年(雍正元年)時,有一群福建漳州來臺灣的人,從八里坌經淡水、北海岸的三芝、石門、山、萬里,一直到達虎仔山、「牛稠港」落腳,逐漸再往崁仔頂方向發展。


  日治時期,於1914年(大正3年)政府在「牛稠港」開闢乾船塢,1916年(大正5年)完工,「大阪鐵工所」同時成立,並由其營運;1922年(大正11年)10月,修船設備具全改組,成立「基隆船渠株式會社」;1932年(昭和7年),日本當局開始疏築「牛稠港」運河,連接西岸11號碼頭,1934年(昭和9年)完工啟用。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牛稠港 / 撰寫者: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59019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中山區
別名
牛稠港溪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152587
所在地-經度
121.725246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牛稠港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余燧賓等,1997年12月。《基隆脈動八二四》,頁:52。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吳邦夫於1997年8月24日拍攝   //   【參考書目】 1.余燧賓等,1997年12月。《基隆脈動八二四》,頁:52。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6月21日引述編撰 2.洪連成,1995年7月。《找尋老雞籠舊地名探源》,頁:73。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6月21日引述編撰 3.洪連成,1993年6月。《滄海桑田話基隆》,頁:55、65-71。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6月21日引述編撰 4. 陳世一,2001年12月。《基隆市社區環境特色調查手冊》,頁:80。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6月21日引述編撰
時間分期
不詳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