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崙砲台「砲具庫遺構」,目前僅留存地坪、牆基遺構而已。大武崙砲台「砲具庫」,為大武崙砲台工程的一部份,應建築於大武崙砲台興工期間(1900年至1902年間,明治33-35年),由日本人興建。
由遺跡的分佈看來,內部由隔牆區分成2個獨立空間,地坪四周用來排水的小溝還在。2間各有1出入口、緊鄰掩蔽部前方廣場;入口的痕跡,似乎可從地坪用材的形式,看出一些端倪。
砲具庫,為火砲器具、材料、及戰時待機砲保存、儲放的場所。由於砲火掩護的需要,砲具庫設置於砲台(堡壘)內適當隱蔽位置,有時也會以地下掩蔽部取代。
大武崙砲台「砲具庫」,與四腳亭砲台(原深澳堡壘)所見砲具庫下部構造大致相似,後者所擁有的喇叭形混凝土地坪入口,在大武崙砲台「砲具庫」似乎也可看到。
一般砲具庫,為了因應野戰火砲運送方便之故,通常會與軍道平行設置;即便大武崙砲具庫並未臨路,不過,房舍旁邊圓弧狀的軍道,倒是提供了彈藥安全運送的保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