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崁仔頂魚市

崁仔頂魚市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崁仔頂魚市」,形成於清治時期,原先位置在基隆旭川河岸的碼頭,該地自清治時期以來,即為漁船靠岸、卸貨的地點。現在則是位於基隆市孝一路一帶。


  日治時期,漁民以搖櫓的小船在沿岸牽網,魚行在基隆港盡頭旭川運河(現在的南榮河)旁,漁船進到旭川河的岸邊停泊卸貨後,漁民們必須抬著魚獲爬石階樓梯到街道上,再委託商家賣魚。


  石階又叫做「崁仔」,所以「崁仔頂」就由此而來,並沿用至今;可惜的是,1978年(民國67年)基隆市政府在旭川河上「加蓋」,石階的痕跡也因此隱匿。


俗名「崁仔頂」的孝一路魚市場,在日治時期,受到當時「批發市場管理辦法」限制,鮮魚僅能由「台灣水產株式會社」經營販售。因此在1931年(昭和6年)的「基隆市市街商店名冊」,列出在孝一路上經營海產販賣的3家店面─「新源成」「義隆」、「蔡仲」,實際上,僅是批發熟魚(即經鹽製、乾製等加工的漁製品如魚脯、鹹魚)及兼賣雜貨的店面。


  從早期僅能販售熟魚跟雜貨的少數店家,到後面因聚集經濟而逐漸形成了「崁仔頂魚市」,是基隆最為蓬勃熱絡的海鮮漁獲拍賣交易場。大約有30多家的漁販店舖,一家家密集地比鄰而居。


  每天清晨從4點到7點左右, 是「崁仔頂魚市」最熱鬧喧騰的時刻,此刻是魚販、顧客交易最活絡旺盛的時間。每逢農曆初三及十七2天,是「崁仔頂魚市」的休市日。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崁仔頂魚市 / 撰寫者:黃暐婷(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58717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118716
所在地-經度
121.745193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陳世一,2001年12月。《基隆漁業史》,頁:150。基隆市:基隆市政府。陳世一拍攝   //   【參考書目】 1.李奕興,1999年2月。《基隆市文化休閒導覽手冊》,頁:45下。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黃暐婷於2019年6月12日引述編撰 2.陳世一,2001年12月。《基隆漁業史》,頁:147-150。基隆市:基隆市政府。黃暐婷於2019年6月12日引述編撰
時間分期
清治時期
撰寫者
黃暐婷(亞洲數位典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