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港務局

基隆港務局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基隆港務局」,於1943年(昭和18年)成立,單位地點在今基隆市中正區基港大樓內,及仁愛區海港大樓2處地點。

 

  基隆港的興築,最早可追溯自1886年(光緒12年),擔任臺灣巡撫的劉銘傳所做的建港規劃。甲午戰爭後,日本政府統治臺灣,因為地緣關係,當局計畫將基隆建設成臺灣、日本之間的聯絡門戶,由日本軍方主導,開始進行現代化港口之建設。整體共計規劃5期建設,然第5期因為1941年(昭和16年)爆發太平洋戰爭而未能全部完工。

 

  由於日治時期,基隆港所在位置為臺北州轄管範圍內,因此當局在臺北州設立「港務部」,作為基隆港的營運機關,並由臺灣總督府交通局海務部監督;直到1943年(昭和18年),因應太平洋戰爭戰事,臺灣總督府將原有行政官制改革,整合港務有關單位,如稅關、築港事務所、埠頭事務所、港務部、檢疫所等,設置「基隆港務局」。

 

  1945年(民國34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基隆港務局改隸屬於臺灣省政府交通處,初期以港口重建的港務工作為主,1953年(民國42年)後才開始增設港埠設施。

 

  1998年(民國87年)精省後,基隆港務局改隸屬中華民國交通部管轄。2012年(民國101年)3月1日,為配合政府「政企分離」體制改革政策,各港務局改制為「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局正式更名為「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分公司」。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基隆港務局 / 撰寫者: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rganization&id=258656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別名
基隆港務分公司
聯絡地-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號
聯絡地-緯度
25.1318202
聯絡地-經度
121.7433601
聯絡電話
(02)2420-6100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黃國雄,2012年12月。《基隆報關行業發展史》,頁:56-60。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1. 黃國雄,2012年12月。《基隆報關行業發展史》,頁:56-60。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3月21日引述編撰 2. 蔡龍保,〈戰時體制下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的官制改革(1937-1945)〉,《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2期,2009年12月,頁:297-32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廖柏安於2020年1月8日引述編撰。
創辦人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
創辦日期
1943-01-01
創辦地-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6號(基隆出張所,推測為海港大樓的位置)
創辦地-緯度
25.1330455
創辦地-經度
121.7406157
登記地-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號
創辦地-緯度
25.1318202
登記地-經度
121.7433601
統一編號
00277104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