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祈天祭‘a’owaz

祈天祭‘a’owaz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祈天祭是祈求天氣的賽夏族全族性祭典,苗栗縣賽夏族的舉行地點位在南庄鄉的大湳與大坪部落。祈天祭原屬於四個不同的祭典,分別為「祈晴祭(kapa’azaw) 」、「祈雨祭(Kapa’oral )」、「祈鎮風(Kape’let ka ba:i )」以及「祈驅疫(Kappa:ra )」。現今鎮風祭已經不再舉行,其餘三個祭典合併舉行後稱為祈天祭。過去祈天祭沒有固定時間舉行,現今大多在農曆三月中舉辨。祈天祭的大祭與小祭取決於當年是否舉行矮靈祭,若當年沒有矮靈祭則舉辦為期三天的大祭,反之則舉辦一天的小祭。

早期各個姓氏的族人皆會舉辦祈天祭,用來放置祭典象徵物的木盒(tatini’)則是由各個姓氏輪流保管。在對抗鄭成功政權期間各氏族分別逃亡,決議等到族人團聚時再重新舉辦儀式。當時木盒正好輪到潘姓族人保管,因此只有潘姓族人持續舉辦祭典,直至今日祈晴祈雨的儀式仍然交由潘姓主祭,並透過竹占儀式(romheap)來決定捧供品的人選。

過去祈天祭有許多禁忌,例如在祭典期間不可以工作,不可以和泰雅族等他族來往。延續至今的禁忌主要有不可以使農作物受損,特別是植物的新生芽。每個姓氏都必須派代表參加祭典,但唯有擔任主祭的潘姓、擔任輔助腳色的風姓和章姓的族人可以參與祭典的運作,此外孕婦與其丈夫是被禁止參加祭典的。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施采妍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所屬族群說明
賽夏族
保存者/保存團體
賽夏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