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

《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

  《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1997年(民國86年)4月30日出版,由陳雅玲主編。內容以奠濟宮、基隆廟口夜市為主題,書寫廟口的發展沿革,以及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介紹。由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

 

  《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一書分為6個章節:

 

(1)〈港市山城話鷄籠〉

(2)〈兩甲子的奠濟宮〉

(3)〈港市、奠濟宮與小吃〉

(4)〈廟口飲食文化系譜〉

(5)〈廟口傳奇人物──肉焿順仔〉

(6)〈廟口小吃攤販介紹〉。

 

  基隆市街中心的「奠濟宮」,是重要歷史發展指標,也是相當重要的空間地標。臺灣傳統的寺廟,除了是民間信仰活動的中心,也是人文、商業的據點;人群的聚集流動、各類飲食與物品的流通、就業人口特質、外來遊憩旅客匯集等諸多條件,促使廟口逐漸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食攤街。

 

  《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一書,其編輯成冊目的,乃是期待讀者由「奠濟宮」了解基隆歷史,提升「口腹飲食」至知性探索的層次。

 

  同時,也期待透過文化經營,讓飲食攤主意識到:自己也是基隆文化風貌的形塑者,進一步建立形象商圈,讓基隆兼有國際港口的特色、也有在地飲食街道風采,則作爲「臺灣頭」的基隆,將有更明確的定位。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 / 撰寫者:李季庭(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58626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陳雅玲,1997年4月30日。《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頁:封面。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參考書目】 陳雅玲,1997年4月30日。《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頁:4-15。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李季庭於2019年6月18日引述編撰
撰寫者
李季庭(亞洲數位典藏)
創作者
陳雅玲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4/30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