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港都夜雨〉

〈港都夜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港都夜雨〉,創作時間約在1951年(民國40年)後,由基隆美軍俱樂部(國際聯誼社)擔任樂團樂師的呂傳梓所填詞,以漂泊異鄉「港都」、四海為家的青年作為敘述視角,在海港夜雨間,追憶已逝去的愛情,並且叩問自己迷茫的未來。

 

  詞的開篇首句,便以「又是風雨微微」的氣象代入詞境,並在每段段末,各以「港都夜雨寂寞暝」、「港都夜雨落昧離」、「港都夜雨那昧停」作結,交代出基隆長時間落雨綿綿的氣候環境;並藉「港都」、「漂流」、「船邊」、「海風」、「海面」等詞彙,交代基隆靠海謀生的地理位置。

 

  〈港都夜雨〉的曲,由楊三郎所譜。1951年(民國40年),楊三郎於基隆美軍俱樂部(國際聯誼社)擔任樂師期間,對經年下雨的港都基隆,譜出了〈雨的BLUES(布魯斯)〉,並交由樂團演奏。

 

  由於曲目大受歡迎,樂團中的另一位樂師呂傳梓,經楊三郎同意,著手填詞;再經音樂家王雲峰略為修改,定名〈港都夜雨〉,成就這首先有曲、後有詞的早期港都基隆代表作,也成為今日臺灣社會著名的臺灣歌謠,傳唱至今。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港都夜雨〉 / 撰寫者: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58605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陳雅玲,1998年。《百年基隆港專輯》,頁:104。基隆市:海洋臺灣文教基金會。海洋臺灣文教基金會提供   //   【參考書目】 陳雅玲,1998年。《百年基隆港專輯》,頁:104。基隆市:海洋臺灣文教基金會。丘國宣於2019年4月11日引述編撰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貢獻者
作曲
楊三郎

修詞
王雲峰
創作者
呂傳梓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媒體類型
樂譜及曲譜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