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嘉義‧地理‧建築空間

嘉義‧地理‧建築空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嘉義‧地理‧建築空間

本文出自《嘉義文獻第18期》,作者探討近年來歷史建築在臺灣各地頗獲重視,藉由歷史建築形式呈現嘉義市的時空發展,並敘明在此時空發展的情境中,居民建築空間的擴張與流變。

作者共分四大項分析:

1.嘉義市發展的地理環境:大部分屬平原地形和溫暖氣候,提供清代農業發展的基礎;位於阿里山麓與嘉南平原中樞的地理位置,則成爲日治時代伐木業與製糖業發達的必要條件。

2.影響歷史建築存否的重要因素:影響嘉義市歷史建築存在與否的重要關鍵有二:一是地震,二爲戰爭的破壞-盟軍轟炸。

3.嘉義市的人口發展:本文即以人口的增成作爲嘉義市發展的衡量指標,以明瞭該市從清領至今在此地的發展情形。

4.發展與建築空間的擴張:都市的發展繁榮會促使建築空間擴張,本文企圖釐清嘉義市的發展和建築空間擴張的關係。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嘉義市文獻-第17期》
撰寫者
賴萬鎮
創作者
吳育臻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3/10
ISBN
ISSN 1727-8643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嘉義市文化局
尺寸
21cm*30cm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