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談林爽文之事件遺跡

談林爽文之事件遺跡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談林爽文之事件遺跡

本文詳述林爽文事件之始末:清廷治台,對台灣建設十分漠視,政治腐敗,民心不安,故有志之士,多乘機而起。滿清統治台灣二百餘年間,大小之叛亂大約有數十次之多,而影響最廣、規模最大,要推1786年(清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林爽文,閩漳平和人。早歲渡台,定居彰化縣藍興堡大里村莊。少時曾任縣衙捕快,未幾辭職,墾荒闢地,耕農致富。附近各莊,常因利害衝突,干戈械門,延及林之村莊,林為自衛亦擁有武力。事件之發生,時諸羅縣民楊光勳、楊媽世昆仲之爭產乃導火線,致使雷公會與天地會相互結合;而地方官吏查辦過激、處置過嚴,以致事態擴大。林眼見清吏亂捕會黨,迫害漢人,乃順應眾人反清意志,挺身而出,掀起一次台灣最大規模之反清革命運動。其勢盛時,全島幾為所得,清廷僅保住府城一地而已。清廷派大學士福康安,調川、湘、黔、粵四省之兵,歷經艱苦奮戰,始平定。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談林爽文之事件遺跡 / 撰寫者:林家駒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5179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嘉義市文獻-第2期》
撰寫者
林家駒
創作者
邱奕松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84/9/6
ISBN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嘉義市政府
尺寸
15.5cm*21.4cm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