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雜貨店,臺語叫做「柑仔店」,主要販賣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物品,品項繁多。照片是1968年(民國57年)在嘉義市西門街67號拍攝的柑仔店影像。
臺灣早期使用竹編的大圓盤裝置物品,臺語稱竹編的圓盤為「柑仔」,而雜貨店待售的各類物件,分別使用大小不等的竹編圓盤放置,因此被稱為「柑仔店」。後期雜貨店改用置物櫃、置物架,已看不到「柑仔」。
柑仔店販賣的生活品貨色齊全,例如食物類的麵條、蛋、糖、鹽、醬油、罐頭、餅乾、糖果,用品類有毛巾、衛生紙、掃帚、木屐、拖鞋,還有小孩的零食與遊戲小物件,成為小孩最喜歡去的地方。老牌的柑仔店經營時間久,和附近鄰里居民熟識,對臨時忘了帶錢,或貧困家庭前來購物,亦可暫時賖欠,是充滿親切與溫暖的賣場,逐漸成為街坊人際往來的聯絡點,及生活資訊的交換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