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朝天宮主祀媽祖,原名為溫陵媽廟,是清代嘉義市五座媽祖廟之一。照片廟宇建物係於戰後興建,1946年(民國35年)築建正殿,1952年(民國41年)增建後殿與廂房,並更名為朝天宮。
嘉義市朝天宮的前身是由祖籍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的嘉義人士籌建,晉江縣舊名晉水或溫陵,故以「溫陵」作為廟名。1906年(明治39年)嘉義大地震時,溫陵媽廟被震毀,乃遷移到新店尾(今嘉義市延平街276號廟址)重建。1938年(昭和13年)執行「寺廟廢合」案時被日本人強制廢廟,1945年(昭和20年)廟體於戰爭中遭美軍炸毀。
媽祖信仰從中國大陸傳入臺灣的歷史久遠,清代嘉義主祀媽祖的廟宇包括1717年(康熙56年)的天妃廟、1760年(乾隆25年)的溫陵媽廟、1761年(乾隆26年)的縣署天后宮、1762年(乾隆27年)的平和廟、1822年(道光2年)的協安宮。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