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仔頂與溫泉地景

山仔頂與溫泉地景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山仔頂與溫泉地景

1916年(大正5年)嘉義廳職員在山仔頂發現有紅色的冷泉湧出,嘉義醫院分析為含鐵質的碳酸泉,於是業者利用人工加熱至40─50度,提供沐浴,照片左側有煙囪即為冷泉加熱使用。入浴費20錢,除湯屋外,備有八疊三、五疊等浴間,也提供浴客用餐。因為非天然溫泉,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山仔頂冷泉,1920年(大正9年)嘉義公學校實業科畢業生即稱在山仔頂冷泉召開第2屆同學會。但因管理者不善經營,曾經荒廢,1929年(昭和4年)附近居民又重新開闢,入浴費仍是一人20錢。1935年(昭和10年)的嘉義市街圖,在嘉義公園北側、農試所西方,即今日圓福街一帶標示為溫泉,1940年(昭和15年)臺灣旅行案內所附的嘉義市街略圖,卻將溫泉標示在農試所北側,並名為嘉義溫泉,或許是取水點北移。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山仔頂與溫泉地景 / 撰寫者:房婧如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5127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歲月:嘉義寫真》
撰寫者
房婧如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ISBN
ISBN 957-02-7269-4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嘉義市文化局
尺寸
22.3cm*13.4cm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