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俯瞰圖

台灣俯瞰圖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本圖發表於1935年,層層山巒稜線不分高矮,卻透露出台灣的特殊地形,也就是山多平地少。有趣的是,黃色平原地段佈滿切割線。首先是自然河川,從淡水河以下,依序是鳳山溪、八掌溪、曾文溪,最後是下淡水溪。台灣主要大川均源自中央山脈,橫斷西部平原,不但形成台灣島最原始的切割線,也是全島南北交通的阻隔線。1935年的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除了請到最負盛名的吉田初三郎外,金子常光等其他的繪圖師,也為始政博覽會畫了不少作品。〈台灣鳥瞰圖〉便是其中之一。橫躺的台灣似乎是畫臺灣鳥瞰圖最佳的角度。在這張鳥瞰圖上,金子常光特別強調交通、產業與觀光點,特別是類似溫泉、海水浴場與高爾夫球場等可供休憩的設施。而台灣島與其他地區的交通也是金子常光在圖中不忘交待的重點:由台灣各個港口開出去的船,可以直達香港、廣東、馬尼拉,也可以通福州、廈門、上海、大連及韓國釜山。本圖背面則有「臺灣大觀」的內容以及包括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日月潭、北港媽祖廟、高屏溪鐵橋等照片,概略介紹臺灣的位置、面積、人口,臺灣的氣候風土、文化、產業,並特別強調貿易的概況、貿易趨勢,與圖面周密而完善的航路前後呼應,成為1935年的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最佳的宣傳品。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金子常光
出版者
金子常光繪 〈臺灣鳥瞰圖〉 勝山寫真館 1937.3.12改定三版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935
作品語文
日文
全集/系列名
臺史博文物數位典藏
地點名稱
清水/鳳山/大觀/大觀/日月潭/北港/蘇花公路/淡水/日月潭/淡水河/西園
緯度
24.862/22.6251/23.9826/23.8525/23.8666/23.57/24.3084498/25.1895736/23.8428303/25.1109122/22.8621
經度
121.13/120.357/120.685/120.865/120.911/120.301/121.7479925/121.4570447/120.8728615/121.4622969/120.623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